麻黄的用量是多少克(麻黄,地肤孑,白鲜皮。成年人一般服用量是多少?请教授指点?多)
1337
2024-12-24
枚附子是9一12g。按照倪老师的讲,一枚约3钱,相当于9一12g。现在的生附子10g到20g之间不等,也有更小或者更大的。附子炮制过程中会损失大概80%的生物碱,每一枚20g的生附子大概可以相当于100g左右的炮附子。
病人胃口非常不好,恶心想吐,加 吴茱萸生姜汤 。炮附子强肾阳,如果光肾阳不足,炮附子白芍就能把热导到脚上去,但如果里面寒湿很盛的话,这力量就不够,这时就要靠生附子,心脏的热要靠生附子,生附子一下去,心脏就开始跳动,加上桂枝,马上把热导到脚上去。
炮附子固阳,用于阳虚患者,生附子补充丢失的阳,二者结合使用。若生附子无效,用生硫磺。若阳仍未回头,表示病情严重。10. 阳药可打开阴实,需纯阳药和祛实药共同使用,如乳癌患者常用瓦楞子、牡蛎等。
苓桂术甘汤: 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具有温阳化饮的功能,倪海厦用于中膈有水而造成的眩晕,这个水是冷水,不能被人体利用,属于废水,这个就是倪师所说的天秤的底座出现问题的情况。
生附子为阳药,用于心阳不足,心脏衰弱时一般剂量三钱,急救时可用至五钱。40. 炮附子用于表虚,收表阳。桂附八味丸内即用炮附子,因下焦阳不够时,此药可以补肾。下焦阳源头来自心阳,心阳在,但下焦较为寒湿时则用炮附子。41. 旋复花、代赭石治疗呃逆、反酸,理论来源于《伤寒论》。
想不要得到心脏病的人,你必须听我的建言,因为我已经有许多经过中医治疗后状况好转心脏病的案例在我手边,还有西医心脏病专家写的证明,证明他的病人是中药治好的。要听能真正治疗心脏病医师的话,才是有智慧的人,这是Common sense。
但是如果发汗发太过,汗流不止的时候,就不是这个方,是用桂枝汤加炮附子,我们知道,炮附子有固表的作用,生附子是壮里阳的。
要想更快更好l的学好中医,本人关点筒,明,了当,用心学,。
倪海厦老师259个经典配方如下: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柴胡 6克 枳实 6克 芍药 6克炙甘草 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肝区少数时候疼痛2008年五月份发现肝癌,一边6厘米一边5厘米在网上看到美国的那个台湾医生倪海夏治疗癌很厉害,很多癌的治疗都用到附子。
甘草附子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炙甘草、附子、白术、桂枝等药材组成。2. 该方剂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固本培元的效果。3. 它通常用于治疗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4. 根据倪海厦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连续服用3剂,即3天。
烧炙附子:将清洁的附子放置在炭火上,通过持续炙烤,使其外表变成棕黑色。炮制时需要控制火候和时间,避免过热造成损伤。调整炮制时间:根据附子的大小、水分和含量,调整炮制时间,通常需数分钟至十数分钟不等。3. 冷却和保存 附子冷却:将炮制好的附子取下,让其自然冷却。
感谢邀请。 首先任何一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呢?是因为附子善于回阳救逆,而附子回阳救逆多多和干姜搭配,这是张仲景用药的一种规范。
倪师双手摸着病人的右手,右手摸手背,左手摸手心。
倪师:还好,(随后又摸了一下病人的额头)都还好,手比较凉一点点。(起身走向黑板)
倪师:诸位,知道他为什么十二点钟开始。(全身酸痛)我们先开处方给他。
麻黄两钱,杏仁两钱,麻黄用多少钱,杏仁就用多少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然后,炙甘草五钱,生姜三片,大枣十二枚,炙甘草,生姜,红枣用多一点,就是补充他肠胃的津液,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就是麻黄汤,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就是桂枝汤,这就是麻桂各半汤,剂量上的时候,病人有汗,津液受伤很多,所以,我们把麻黄用少一点,桂枝用多一点,桂枝用三,白芍用三,等量的时候,一个让动脉血管加速循环,一个让静脉血管加速循环,病人就会再出一次汗,把里面的风寒病毒去掉。
麻黄杏仁加进去,等量的时候,这个麻黄汤发出来的汗,肺里面的汗,就是他热里面的汗,高热,体温会发烧的来源在肺上面。所以,这么多年来,风寒在他的身体里面从来没有跑掉过,一直在那个地方,我们用麻黄发的时候,用杏仁把津液再补充回来,这样的话,只能让病汗出去,正常的津液会回头,就不会有问题。这就是处方的方剂的剂量和处方的定义,麻黄桂枝可以用在一起。
吃下去的时候,全身会冒微汗,这是我预测的,微微的汗,因为桂枝二麻黄一就会走表,但是微微的汗,与他现在流的汗不一样,他现在流的汗叫做病汗,全身发出来微微的汗,就是过去的风寒往外走,(炙甘草,生姜、大枣)这个把他的肠胃津液补足,就再也不会有大便的问题。
他现在已经两三天没有大便了,他小便有点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稍微加一点点大黄,这个大黄的剂量不能加多,大黄用一钱半。桂枝汤加大黄,因为在我们发汗的时候,很怕燥矢,宿便产生的沼气会往上冲,病人头会晕,人会感到不适,少量的用大黄就是顺便把沼气排掉。但是,当我们在解表的时候,是不可以下,这是伤寒论的原则。
如果像得了麻黄汤证,麻黄汤在表证,皮肤上面,肺主皮毛,就在肺上面,一攻下,你没有开小青龙,大青龙,攻下,开承气汤,表邪会下陷,表邪下陷到胸腔,就是心下痞,就在胸胁这个地方,就产生了甘遂半夏汤证,如果在肋间的积水的话,就产生了十枣汤证,还有以后陷胸汤,小陷胸汤,大陷胸汤,都是被误下造成的。
为什么伤寒论要讲这些,除了提醒医生,病人有表证的时候,不可以攻里,还有一个,病人并不晓得要攻里,病人也不知道,刚好得了作风感冒,这时候,肚子还饿,胃气还在里面,看到有桌上有便当,很好,又把便当吃掉,结果便当是坏掉的便当,坏掉的便当吃下去,有了伤寒表证,又上吐下泻,自然而然被攻下了,不是被误下,而是被环境所造成的。所以,一定要知道补救他的方式。这是我们当医生要注意的事情。
倪师:(对患者)你先吃吃看,好不好。
刘力红:现在就要用大黄吗?
倪师:现在就要用一点点大黄,因为他已经两三天没大便了吗?
患者:昨天倒是解了。
倪师:解的多不多?
患者:解了来还可以。
倪师:昨天解一点
患者:唉,昨天解,今天没反应了。
倪师:小便比较黄?是什么颜色的黄?
患者:如果喝水喝多了,老解便,它就慢慢变成清的。
倪师:(对刘力红)还是用一点,没关系,因为我们用解表,桂枝汤加大黄是经方里面的处方,就是万一病人有宿便在里面,还没有完全清出来,有伤寒表证,可以两个一起用。但是,绝对不可以用单味的攻下。单用小承气,大承气,调胃承气,是不可以用。用在桂枝汤或者麻黄汤里加,是可以,没有问题。
倪师:(对病人)好吧,你吃吃看。
患者:谢谢你
倪师:这个吃下去,如果对的话,你胃口会打开,我们怎么知道好了,很简单,如果你现在吃,今天中午,如果你下午吃,晚上吃,明天中午,忽然胃口大开,中午的时候胃气回复,你就好了。烧也退了,可以回家了,不用住院了。看到什么都想吃,你就好了。
患者:好,谢谢!
倪师:但是,你刚恢复的时候,不要乱吃,什么大排挡,烧烤,从头吃到尾,那不行的呵。吃一点比较清淡一点的东西,蛋都不要吃。你给学生们摸摸你的脉。
患者:好。(同学们开始摸脉)
倪师:你们摸他的脉,轻轻摸到皮肤上就有脉,病还在表,摸到皮肤上有脉,脉是浮脉,什么是皮肤,皮肤主肺,他的伤寒还在肺里面,那么多年来的风寒还在肺里面,没有进去。有浮脉就可以解表,如果病人大渴,非常的渴,不断地喝水,还有便秘,解表就要小心了,因为代表津液不够,你要先补充他的津液再去解表。
所以:遇到大渴,肺里的津液不够的时候,让病人多吃一点水梨,水梨色白入肺,吃了水梨,然后再去发汗,同样的桂枝汤啊麻黄汤下去,因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刘力红:就没有完全用桂麻各半的,解表会不会有效?
倪师:解表会有效,就算没有桂麻各半的话,这个麻黄汤就可以把肺里面的风寒去掉,这个桂枝汤是把肌肉里面的风寒去掉,他肌肉痛,关节痛,如果只用麻黄汤,只发肺里面的津液,关节四肢还是会痛,肌肉痛的话还在里面,肺里面的风寒造成他忽冷忽热啊,他很冷,就要靠麻黄和杏仁,觉得很热,就要靠桂枝白芍。
下面整理一下这个怕冷又怕热的方子:
麻黄两钱,杏仁两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五钱,生姜三片,大枣十二枚,有便秘加少量大黄一钱半。六碗水煮成两碗水,因为是发汗,用大火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