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雪梨银耳汤:清热降火,润燥止咳
29
2025-03-12
熬煮秋梨膏需要用玻璃锅或者陶罐,所用的勺子最好也是木制的勺子,这样煮出来的梨汤不会有铁锈的味道。 - 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防止糊锅。
加入200克冰糖,时间45分钟,温度V档,速度2继续熬煮。放网锅在锅盖上防喷溅。PS:这个冰糖量我已经减少过。糖过于少最后成品就不粘稠了。如果觉得稀,可以再加时间。8个梨大约出品300克秋梨膏。
首先我们要准备水分比较多的鲜梨。我用的是当地产的黄花梨,个头大,水分足,卖的还便宜,几毛钱斤,用来做秋梨膏特别划算,一点也不心疼。2,梨洗干净后,削皮。梨多少无所谓的。无非就是梨多熬出来的秋梨膏就多,反之很少。
装秋梨膏的瓶一定要密封,消毒干净,无水无油。用无水无油的勺子取出一到两勺,温水冲一杯,日常保养每天喝一杯,若有咳嗽症状可以一天喝三到四次。
厉害了,秋梨膏止咳棒棒糖竟然也可以做出来,那以后孩子更喜欢吃秋梨膏 厉害了,秋梨膏止咳棒棒糖竟然也可以做出来。
第一步:首先我们把雪梨削去外皮,然后用平时刨丝的工具,把雪梨肉均匀的擦成雪梨泥。相对于这步来说,笔者感觉用这个方法做出来的雪梨膏更加的细腻。当然啦,你也可以把雪梨切成块,放在破壁机中打制成汁。
东北酸梨能做梨膏! 秋梨是用的最多的。秋梨膏主要的作用是生津止咳,化痰润肺,还有可以很好的去火。因此秋梨膏里面使用的梨就必须要有这类的功效。
步骤1:雪梨去皮切块,姜切丝,罗汉果剥开 步骤2:雪梨加水打成泥 步骤3:锅中加水,糖,罗汉果,姜,小火30分钟。
秋梨膏 食材:1000g雪花梨、20g红枣、25g冰糖、15g姜片、150g蜂蜜、10g川贝、2g甘草。
zui适合秋天的甜品来啦~这个季节桂花跟秋梨膏真的是绝配准备材料:牛奶拏100g,椰奶50g,吉利丁片15g,白糖,淡奶油20g,桂花酱,花姐食养慈梨膏2勺,干桂花,白凉粉12g,木薯淀粉15g制作过程:椰奶冻:牛奶中加入10g白糖,50g椰奶,20g淡奶油搅拌均匀,加入泡软的15g吉利丁片,小火加热至融化。
秋梨膏是传统特产,梨香芬芳、甜润可口。深秋时节,让家中老人和孩子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润肺、化痰、止咳、安神的作用。下面介绍一种很简单又好吃的制作方法 材料 秋梨(鸭梨)5个(约1200g),去核干红枣 80g,老姜1块(约20g),蜂蜜100ml,冰糖100g。
今天就用梨分享一个好吃的做法,软糯香甜,上桌连汤汁都不剩。下面来看我是怎么做的吧。【所需食材】2个梨、1把红枣、1把冰糖,1个鸡蛋,1碗糯米粉 【具体做法】首先准备两个梨,洗净削皮切成块,放入榨汁机中,不用加水,直接榨成梨汁。
如果要逛南京路的话,去南京路第一食品商店二楼好了,那里的小杨生煎、老鸭粉丝汤、五芳斋粽子、小绍兴白斩鸡都好吃! 生煎馒头!糟田螺!小绍兴鸡粥!
所... 白色入肺,白色的食物大多都偏寒凉,对于缓解秋燥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所有颜色的食物中,肺最爱白色的食物。
秋梨膏是传统特产,梨香芬芳、甜润可口。深秋时节,让家中老人和孩子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润肺、化痰、止咳、安神的作用。下面介绍一种很简单又好吃的制作方法 材料 秋梨(鸭梨)5个(约1200g),去核干红枣 80g,老姜1块(约20g),蜂蜜100ml,冰糖100g。
1、先把买回来的梨清洗干净,然后把梨切开去核,再全部切成小块。然后放进绞肉机里面绞碎,绞得越细腻越好。2、下来准备一些洗干净的红枣,把枣切开去核,再把枣全部切的小一点。再准备几个胖大海拍碎,准备两个罗汉果也拍碎。3、下来把绞碎的梨汁全部倒入锅里,再加入切碎的红枣、拍碎的胖大海和罗汉果,再加十几个甘草。胖大海、罗汉果、甘草在药店都可以买到,而且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利咽止咳的功效。煮的时候也可以往里面加入适量的冰糖进去,开大火煮开,煮开后再转中小火继续熬40分钟。中小火熬40分钟后关火,把这些全部过滤一遍,可以把过滤出来的重新倒入纱布或者网袋里等不烫手的时候,再把里面的梨汁使劲挤出来。梨汁过滤一遍后再用过滤网过滤一次,这样熬出来的秋梨膏才更加的细腻。
熬梨膏需要主料:雪梨4个。辅料:花式梨膏糖4块、黄冰糖100克、蜂蜜200克。1、首先准备好食材。2、雪梨洗净、去皮、去核。3、去皮雪梨刨成细丝。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一道传统的药膳。相传始于唐朝。以精选之秋梨(或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
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汁、贝母、蜂蜜等药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药膳饮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
历史
秋梨膏是由秋梨和祛痰中药配伍加工而成的药膳饮品,《本草求原》中所载的“秋梨蜜膏”为史料记载,相传始于唐朝。
据说,唐武宗李炎患病,终日口干舌燥,心热气促,服了上百种药物均不见疗效,御医和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正在人们焦虑不安之时,一名道士用梨、蜂蜜、及各种中草药配伍熬制的蜜膏治好了皇帝的病,从此,道士的妙方成了宫廷秘方,直到清朝流入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