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茴香的主治作用及实际应用
18
2025-01-05
【答案】:A 考点: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用,治疗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证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等;桃核承气汤由桃核、大黄、桂枝、甘草、芒硝组成,有破血下瘀的功用,治疗下焦蓄血。
1.将血府逐瘀汤制成静脉注射液,在试管内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凝固时间的作用,但有抑制二磷酸腺甙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促进血小板解聚,并能复活肝脏的清除能力; 2.服用本方患者。
血府逐瘀汤的功能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它适用于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医生给我女儿开了血府逐瘀口服液,请问血府逐瘀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血府逐瘀汤月经期间一般不建议服用,这类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是一个理血剂,如果经期经血量比较多,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会引发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会出现月经紊乱这样的情况,所以月经期间不建议服用血府逐瘀汤,但是如果有气滞血瘀,导致痛经、月经量少的患者,临床可以服用这类药物。
月经末期颜色黑,并有黑浓色血块,肚子疼痛。想想吃些血府逐瘀丸,不知道怎么吃?是经期前吃呢还是在什么时间吃?数量呢?疗程?用搭配些其他理气的中药吃吗?
血府逐瘀汤是一个中药方剂名,属于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组份包括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和柴胡,主要用于胸中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的功效是什么 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理气止痛 (通过疏通气机来缓解疼痛)的功效。
请帮我看看这个中药方,柴胡18克,大黄9克,白书9克,枳实9克,黄芩9克,半夏9克,郁金9克,生姜12克,这药方是可以治疗胆囊炎吗?
生地10G当归20g白芍15g桃仁10g川芎10g红花3g柴胡10g枳壳10g桔梗10g香附15g牡蛎10g天麻10g钩藤15g黄芪3g甘草3g
11月6日前列腺电切,8日发现左小腿肚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现在仍有轻微小舯;请问用什么活血药好?
本题考查血府逐瘀汤的功用。血府逐瘀汤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等症。故本题选择D。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治疗胸部的瘀血证。该方具有活血逐瘀、理气疏肝的功效,适用于头痛、胸痛、失眠、心慌、呃逆等症状。方中当归、生地、柴胡养血活血,清热疏肝;桃仁、赤芍、红花逐瘀活血;川芎为血分气药,枳壳擅长理气疏肝,二者合用,助该方理气活血,并有调理肝脾作用。
血府逐瘀汤属于中药方剂,它的作用是可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临床上可以通过血府逐瘀汤来辅助治疗一些血瘀所导致的相关疾病和症状,像患者出现的剧烈头痛、胸痛,以及患者出现的失眠、多梦,还有心慌、胸闷、烦躁、喜欢发怒,这都是血府逐瘀汤的治疗范围。
血府逐瘀汤可以用于治疗冠心病,冠心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于西医来说,冠心病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基础之上,必要时给予溶栓、冠脉介入、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药方介绍 - 药方名称:血府逐瘀汤 - 处方: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 药理作用: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能显著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防止因微循环紊乱导致的血压急剧下降。
血府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方叙方。【组成】当归、生地各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赤芍药各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二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要适应病症】胸中血瘀证。
专家您好,得了子宫肌瘤已经一年了,医生不建议手术治疗,我也到过不少医院,接受过不少治疗,效果都不是很好,子宫肌瘤依然存在,我想咨询一下专家。
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记载的经典方剂,它由四逆散和桃红四物汤加减而来。2. 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药物包括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桔梗、柴胡和枳壳等,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答案】:A
血府逐瘀汤的功用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适用于治疗胸中瘀血证。复元活血汤的功用是活血祛瘀,疏肝通络,适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血府逐瘀汤善于治疗瘀血的部位是()
A.头部
B.胸中
C.膈下
D.少腹
E.周身
正确答案:B
【答案】:A
考点: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用,治疗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证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等;桃核承气汤由桃核、大黄、桂枝、甘草、芒硝组成,有破血下瘀的功用,治疗下焦蓄血,出现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等。方中瘀、热并泻,服后微利;复元活血汤由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组成,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的功用,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等;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和桃仁组成,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用,治疗中风后遗症证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方中重用黄芪为君,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温经汤由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组成,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的功用,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见月经不调等;生化汤由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组成,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功用,治疗产后血虚受寒,证见恶露不行,小腹冷痛等,其中童便可益阳化瘀,并有引败血下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