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叶子——解放营养的绿色宝库!
16
2025-01-01
香橼(Citrus wilsonii)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又名香圆、香桃。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有栽培。树干褐色、小枝绿色,有刺。叶椭圆形。边缘波状或有钝锯齿、先端尖、绿色。花瓣白色外带紫色、芳香。果实长椭圆形,果皮微粗,成熟后金黄色、味酸有香气。
香椽和香橼没有区别,香椽就是指香橼。香椽树为柑桔类的一种,夏天开白色花朵,果实黄而圆,在11-12月熟透。它跟桔子不一样的是果实里有籽,树枝上有刺,叶子为椭圆形,叶子末端又尖又利。
香橼树的寓意是多子多孙。香橼也叫枸橼、枸橼子,是芸香科、柑橘属灌木或小乔木。香橼树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其叶子为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缘有浅钝裂齿;果实为椭圆形、近圆形或两端狭的纺锤形,果皮为淡黄色;果肉无色或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果肉味酸或略甜,有香气。
香橼树的叶子更为奇特:底部还刚发芽的叶子呈淡绿色,越往上面的叶子是深绿色的,叶子正面十分光滑,闪烁着光。反面很粗糙,筋脉一条一条显着的连接着,像一幅纵横交错的地图。
香橼树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它的生长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土壤质量、光照、水分、温度等。
香橼树象征着多子多孙。这种植物是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嫩芽和花蕾为紫红色,叶子为椭圆形,边缘有裂齿。总状花序上有12朵花,每朵花有5片花瓣。它的果实为椭圆形,表面为淡黄色,十分粗糙,而且比较难剥。它的果肉透明,味道比较酸,带有一点香气。
香橼,别名香桃,属于芸香科柑橘属的常绿乔木。2. 香橼树的枝条不规则分枝,既是灌木也是小乔木。3. 新生的嫩枝、芽以及花蕾呈现出暗紫红色,茎枝上多刺,刺长可达4厘米。4. 香橼的叶子可能是单叶,也可能是单身复叶,但复叶关节明显,无翼叶。5. 叶柄短小,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
香橼又名枸橼或枸橼子,属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缘有浅钝裂齿。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花瓣5片。
2—5年 一般香橼树种植3-5年就会开始结果,其果皮为淡黄色,果肉无色或淡乳黄色,果期通常在每年的10-11月。
香橼果绝对是一种香气扑鼻的水果。它的清新柠檬香气让人心情愉悦,口感酸甜可口,滋味鲜美。在食用时散发出的柠檬香味让人感到非常愉悦,仿佛置身于柠檬树下。
香橼属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它的新生嫩枝、芽和花蕾都是暗紫红色的,嫩枝摸起来比较光滑,而成枝上却长满了小刺。柠檬比较熟悉,很多人喜欢用它来美容养颜,它的嫩叶和花芽也是按紫红色的,但是它的枝很有有刺,大多时候是无刺的。所以在种植时可通过植株枝条这一区别能轻松分别它们。
香橼树寓意:香椽是芸香科的植物,它的花语是多福多寿,香椽也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在生活中是一种寓意非常好的花卉,很适合在家里种植。
香橼树是一种坚硬的木材,因此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家具。由于其木质坚硬,稳固耐用,因此很适合用来制作桌子、椅子、柜子、床等家具。
香橼又名香桃,芸香科柑橘属常绿乔木。香橼树 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茎枝多刺,刺长达4厘米。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则有关节,但无翼叶;叶柄短,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4-5月开白色小花,花清香,果球形,熟时呈金黄色。有耐寒、耐旱、耐瘠的特性。
外面,距墙基2米处。香橼树是一种中型的乔木。
植物 进化的结果,为了生存,自我保护。 你是否注意到长刺的植物比较难移植,或者说传播种子的方式比较落后,所以只能长刺来维持物种的生存。
是四季常青 乔木,分枝多,刺少,单身复叶。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期4~5月,果期10~12月。树姿浑圆,四季常青,春季花芳香,秋季果实累累。
香橼树在北方可以种植,但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天气太冷的时候,要搬进室内,才能不落叶子。春、夏、秋可以搬到室外晒太阳。还要注意虫害,可以打些药水。
中文名】香橼(《本草图经》)【类 别】果实类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植物形态】①枸橼(杨孚《异物志》),又名:钩缘子(《南方草木状》),香泡树、香橼柑。常绿小乔木,高2米左右。
柚子树和香橼树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的美感因人而异,无法进行直接的比较。柚子树属于芸香科,常绿乔木,叶大而厚,呈心脏形,花大,果实大,呈圆形、扁圆形或阔倒卵形。香橼树也是芸香科的一种植物,但它是灌木或小乔木,叶子为椭圆形,边缘有裂齿,嫩枝、嫩叶上都有刺。
香橼树属于亚热带植物,对于寒冷的环境不够适应,幼苗和嫩枝会对低温比较敏感,抵抗力比较差。
叶子不同、果实不同、香味不同。叶子不同:香泡树的叶子由大小两片叶组成,属于复叶,香橼树的叶子小而呈椭圆形,属于单叶。果实不同、香泡树的果实底部会有一个凸起的小圆圈,香橼树的果实底部比较平坦,没有凸起。香味不同:香泡树的香味比较淡,香橼树的香味比较浓。
香橼可以做酒。 香橼树每到秋天,香橼果挂满枝头,满城飘香。只是,人们在观赏之余看到大量掉落的香橼果总是觉得可惜。
香橼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怕严霜,不耐严寒。
室内种香橼树好!香橼属于芸香科植物,生长特点是半乔木,果圆形,成熟时橙黄色,表面特别粗糙,果汁无色,气清香,味微甜而苦辛。香橼在彝家寨子比较流传,作为一种特产在寨子里作为一种贡品,在结婚喜庆的日子都要有两个作为传宗接代的吉祥物。
可根据树干形态、叶片、果实等区别。开的花和香气不一样。形态区别 香橼属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它的新生嫩枝、芽和花蕾都是暗紫红色的,嫩枝摸起来比较光滑,而成枝上却长满了小刺。
中文名】香橼(《本草图经》)
【类 别】果实类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①枸橼(杨孚《异物志》),又名:钩缘子(《南方草木状》),香泡树、香橼柑。
常绿小乔木,高2米左右。枝具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时紫红色,叶大,互生,革质;叶片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钝或钝短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短而无翼,无节或节不明显。短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3~10朵丛生,有两性花及雄花之分,萼片5,合生如浅杯状,上端5浅裂;花瓣5,肉质,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约30;雌蕊1,子房上部渐狭,花柱有时宿存。柑果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果顶有乳状突起,长径10~25厘米,横径5~10厘米,熟时柠檬黄色,果皮粗厚而芳香,瓤囊细小,12~16瓣,果汁黄色,味极酸而苦;种子10枚左右,卵圆形,子叶白色。花期4月。果期8~9月。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广东、广西栽培较多。
本植物的根(香橼根)、叶(香橼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②香圆(苏轼《物类相感志》)
常绿乔木,高4~6米。茎枝光滑无毛,无短刺。叶互生,革质,具腺点,叶片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4.5厘米,两端渐尖,全缘或有波状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具阔翼,长0.8~2.5厘米,宽0.5~1.5厘米。花单生或簇生,有时成总状花序,芳香;花萼盆状,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矩圆状倒卵形,表面有阴显的脉纹;雄蕊在25以上,着生于花盘的四周,花丝结合;子房上位,扁圆形,10~12室,每室有胚珠数枚,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柑果圆形,成熟时橙黄色,表面特别粗糙,果汁无色,味酸苦。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分布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种子(香圆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9~10月采摘,晒干;或放2~3天,待果实表面略干时,切成厚片,晒干;亦有用绳穿起风干或低温烘干。
【药材】①枸橼
完整的果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表面黄色或绿黄色。商品多已横切成片,切片厚2~3毫米,直径5~10厘米。切开面淡黄色,表面粗糙,有皱缩不规则的网纹凸起,果皮部分较宽,约有2~3.5厘米,占果片横断面的1/2;中央瓤囊12~16室,宽3~5厘米,每室成三角形,室内有时残阳种子飞~2枚;果实中心柱坚实,直径0.8~2厘米;外侧边缘的果皮黄色或绿黄色,表面不规则皱缩,散有多数凹入的油点。质柔软,气芳香,味初甜而后酸苦。
主产云南、四川等地。
②香圆
干燥果实,呈球形或矩圆形,直径5~6.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常具有大小不规则的黄白色斑块,并密布多数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顶端凹入,基部呈环状,有果柄痕。横断面果皮为淡黄白色,厚3~8毫米;中央有瓤囊10~12室,每瓤囊内有种子数枚。商品有时纵切成大小不等的瓣状,或横切为二半,除去瓤肉,或偶有瓤肉残留。气香,味酸而苦。
主产浙江、江苏等地。
古代《本草》所载的香橼多指枸橼而言,有时包括佛手在内。但目前商品香橼的来源,有枸橼与香圆二种,且产量以后者为大,使用亦较广。其幼果及近成熟果实,在少数地区亦作枳实、枫壳入药。
【化学成分】枸橼成熟果实含橙皮甙、柠檬酸、苹果酸、粟胶、鞣质、维生素C及挥发油等。果实含油0.3~0.7%,果皮含袖6.5~9%,其成分为d-柠檬烯、柠檬醛、水芹烯和柠檬油素。幼果中含琥珀酸。种子含黄柏酮和黄柏内酯。
【性味】辛苦酸,温。
①陶弘景:"温。"
②《本草拾遗》:"味辛酸,性温。"
③《饮膳正要》:"味酸甘,平,无毒。"
④《本草通玄》:"苦酸辛,温。"
【归经】入肝、肺、脾经。
①《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经。"
②《本草从新》:"入肺、脾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用主治】理气,舒郁,消痰,利膈。治胃痛胀满,痰饮咳嗽气塑,呕哕少食。
①《本草拾遗》:"去气,除心头痰水。"
②《饮膳正要》:"下气,开胸膈。"
③《本草通玄》:"理上焦之气,止呕逆,进食,健脾。"
④《本经逢原》:"治咳嗽气壅。"
⑤《医林纂要》:"治胃脘痛,宽中顾气,开郁。"
⑥《本草再新》:"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治腰脚气。"
⑦《本草求原》:"除久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宜忌】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选方】①治鼓胀:陈香橼一枚(连瓤),大核桃肉二枚(连皮),缩砂仁二钱(去膜)。各煅存性为散,砂糖拌调。空心顿服。(《本经逢原》)
②治嗽:香橼(去核)薄切作细片,以时酒同入砂瓶内,煮令熟烂,自昏至五更为度,用蜜拌匀。当睡中唤起,用匙挑服。(《养疴漫笔》)
③治气逆不进饮食或呕哕:陈极香橼二个,真川贝三两(去心),当归一两五钱(炒黑),白通草(烘燥)一两,陈西瓜皮一两,甜桔梗三钱。共研细末,用白檀香劈碎煎浓汁泛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大虚者酌用。(《梅氏验方新编》香橼丸)
④鲜香橼一两个,切碎放在有盖的碗中,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隔水蒸数小时,以香橼稀烂为度,每服一匙,早晚各一次,有化痰、行气、止咳、平喘之效。
⑤盐渍香橼:香缘切片,于通风处晾干,用适量食盐腌渍放入玻璃瓶或瓷罐中备用。每用10~20克,用开水冲至咸淡适宜为度时服用。有行气,止痛,健胃,化食作用。适用于胃痛,腹痛,气痛,食滞胃胀痛等症。
⑥鲜香缘12~15克(干品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治肝痛,胃气痛。
⑦陈香缘30克(焙干),花椒、小茴香各12克,共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治胃痛胸闷,消化不良。
【名家论述】①《本草通玄》:"香圆性中和,单用多用亦损正气,与参、术同行则无弊也。"
②《本经逢原》:"柑橼乃佛手、香橼两种,性味相类,故《纲目》混论不分。盖柑者佛手也,橼者香橼也,兼破痰水,近世治咳嗽气壅,亦取陈者。除去瓤核用之,庶无酸收之患。"
③《本草便读》:"香圆皮,下气消痰,宽中快膈。虽无橘皮之温,而究属香燥之晶,阴虚血燥之人仍当禁用耳。